毛里求斯矿产资源匮乏,石油、天然气等完全依赖进口,水力资源有限,近海海域渔业资源稀少,但230万平方公里专属经济区渔业资源丰富,盛产金枪鱼。
人口截止至2012年毛里求斯人口共有129.35万。居民主要由印度和
巴基斯坦裔(69%)、克里奥尔人(欧洲人和非洲人混血,27%)、华裔(2.3%)和欧洲裔(1.7%)组成。官方语言为英语,法语亦普遍使用,克里奥尔语为当地人最普遍使用的语言。居民中51%信奉印度教,31.3%信奉基督教,16.6%信奉伊斯兰教,另有少数人信奉佛教。
教育
承袭英国教育体制,中、小学学制分别为6年。实行大、中、小学免费教育,是发展中国家中人口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国家之一。30岁以下的人口受教育率为95%。1997年起,开始实行9年制义务教育,力争将中学入学率提高到95%。2012年底,毛全国共有学前教育学校1031所,在校生3.35万人,小学312所,在校生11.36万人;中学178所,在校生11.56万人;职业学校121所,在校生7000余人。
毛里求斯现有两所大学:毛里求斯大学和毛里求斯技术大学,培养本科生、研究生和博士生。毛里求斯教育学院、毛里求斯广播学院是以培训中小学教师为主的专科学校。甘地学院是由印度援建的一所东方语言艺术学院,学制2~4年,培养大专生,甘地学院还拥有一所附属中学。2011年毛高校共招收新生21974人。
人民生活实行免费医疗、免费教育、失业救济、米面价格补贴等福利政策。截至2011年底,全国共有医院15所,地区医疗中心26个,医疗诊所2个,社区医疗中心127个,私人诊所17个,共有床位3594张。平均每万人拥有医生11.7名。2011年平均预期寿命男性为69.7岁,女性为76.9岁,人口出生率为11.4‰,死亡率为7.1‰。平均生育子女数为1.4个,新生儿死亡率为15.8‰。毛拥有现代化的电话网,国内外通信方便。电话普及率较高,截至2011年共有固定电话37.46万部,移动电话129.41万部。根据世界银行发表的《2006年非洲发展指数》,毛里求斯每千人拥有固定电话数量居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之首。投入巨资建设电脑城、教育和培训设施、政府网站以及在邮局为民众提供免费上网服务等。2011年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最新“网络覆盖指数”中,毛里求斯排名第47位,在非洲国家中列第二位。每年有15天公假日。
风俗习惯毛里求斯的湿婆节——“伟大的Shiva之夜”,可以称得上是除印度本国以外,最重要的印度教传统节日了。节日时,数万名印度教信徒聚集在一个
火山湖里沐浴Shiva神的雕像。身着白色衣服的献身者手持Kanwar(一个木质的弧形、带装饰的小镜子)、纸张和鲜花花环,来到距离Mare aux Vacoas水库不远处的
圣水湖(Grand Bassin)守夜,并在湖边做礼拜。同时,信徒自己也要给他们的lingams(印度教,男性生殖器像)等圣器沐浴。 此外,人们把小灯放在香蕉叶上,同花一起散放在水中,庆典中,还要做祭祀食品。毛里求斯的城市具有浓厚的东方色彩,这与毛里求斯人口中2/3以上是印度、巴基斯坦人后裔有关,还有为数不少的华人。城市街道宽阔,两旁都是现代化的建筑及
伊斯兰式房屋和古典欧洲式楼房。幢幢房屋都掩映在林木和花圃中。农村的房屋一般是用砖和水泥建造的小平房,不仅美观而且十分坚固,毛里求斯人由于受西方文化的影响,城市和农村的很多人都穿西装。
饮食毛里求斯人的主食是大米。人们都喜食印度饭。绝大多数南印度人喜欢吃鱼。中国人喜欢吃荤。很多人喜欢用刀叉吃饭。由于族裔混杂、文化多元,毛里求斯的饮食亦多受克里奥耳菜、中国菜、欧洲菜和
印度菜等影响,所以一顿饭里常有混集不同地方菜肴的情况。其中尤以印度菜对毛里求斯饮食文化影响最深,印度菜中的咖喱、香料和一种叫“Briyani”的菜饭被搬到毛里求斯人的日常饮食里。毛里求斯一度受法国统治,所以法国菜也是普及菜式,但是受到印度菜和非洲菜影响,这种“变种”的法国菜多用辣椒和香料作调味。